【学习时报】黄维院士:厚植前瞻性基础研究 催生颠覆性创新成果

发布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发布时间:2021-06-09浏览次数:1816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深入、及时、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落实在行动中,就必须要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催生颠覆性创新成果,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使得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难以与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竞争。从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夯实了建设科技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经济基础,有条件在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前沿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在这里面,核心是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投入。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创新之魂,颠覆性创新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突破口。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颠覆性创新成果的原始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综观世界各国、各大企业的发展进程,比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像早期的贝尔、杜邦公司,现在的苹果公司等,都在基础研究方面大有作为,这些企业科技的进步,是以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的。我们应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总体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瞄准科技关键前沿领域,科学布局、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发展颠覆性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发展颠覆性技术对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颠覆性技术是一种颠覆了某一行业主流产品和市场格局的技术,是一种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途径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可能是全创的新技术,也可能是基于现有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应用。它不但是对科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更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开展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我国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路径。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柔性电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能源科学和数据科学等八大领域,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由于它们的英文首写字母组合起来的“FAMISHED”有“极度饥饿”之意,我们称其为“饥饿科技”,寓意新时代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的渴盼。我们应重点围绕“饥饿科技”等科技前沿领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根部技术,加速孕育颠覆性技术变革和群体性技术突破,不断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谋求生产力质的飞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形象而又令人警醒的比喻: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短板弱项尤其是“卡脖子”的地方,是阻碍科技自立自强的症结。而解决这些“命门”和“卡脖子”问题,关键就要靠科技创新。面向这些最有可能孕育颠覆性创新的领域,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在科学机理上“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着力发展科学研究基础工具的数学科学、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科学、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以物质科学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与自然科学互补共进的艺术科学。它们的英文首写字母组合起来的“MILPA”为“农田”之意,寓意“夯实发展基础”。颠覆性创新往往出现在交叉科学之中。学科交叉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MILPA学科,尽力打破内外部界限,推进学科间的渗透、合作、融合,探索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促进具有异质性与融合性的知识生产,不断增强知识生产能力。
  科技创新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颠覆性科技创新更为艰难,既需要皓首穷经的耐心,也需要光彩夺目的天分,可谓“九死一生”,可遇而不可急求,唯有久久为功并取得关键性突破,才有可能柳暗花明、渐臻佳境,实现“从0到1”的突破,成就创新发展之辉煌。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我们坚定的选择,也是坚守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没有“挺得起腰”的基础研究,就很难有“站得住脚”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科技工作者要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以舍我其谁、只争朝夕的姿态,围绕国家急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扑下身子、攥紧拳头,坚持不懈做下去,就一定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


来源:《学习时报》2021年6月9日 A7版科技前沿

网址:学习时报 - 厚植前瞻性基础研究 催生颠覆性创新成果 (cntheory.com)


(编辑:刘欣茹 审核:赵允玉)